关于鱼鳞病的诊断,你到底了解多少

08-08 19:14 成都军大医院皮肤科
  鱼鳞病是一种由角质细胞分化和表皮屏障功能出现异常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在临床上症状以全身皮肤鳞屑为主要特点。鱼鳞病根据发病的原因又分为获得性鱼鳞病及遗传性鱼鳞病,其中以遗传性鱼鳞病会较为常见,其遗传模式会多样化,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染色体-连锁遗传方式等。
  鱼鳞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而遗传众所周知,就不讲了,再次讲讲后者如下:
  很多人都惧怕鱼鳞病,因为患上这个病后就意味着要长期跟医院打交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患上这个病的,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鱼鳞病是分很多期的,进行期,是皮损的急性发生阶段,特点是新的皮损不断出现,原有的皮损也可以不断扩大,但皮损发生发展的快慢以及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可以有很大的区别。
  进行期的鱼鳞病发作非常的快的,有的人是突然就爆发的,有的人则是缓慢的进行发作。通过鱼鳞病的诊断,患者的病发作是有特点的,但很快不再发展,从而进入静止期,有的则不断出现少量的皮损,而原来的皮损或缓慢的持续发展,或停止发展而处于静止状态,甚至有少量皮损已开始逐渐消退,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期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才能过渡到静止期。
  很多患者的鱼鳞病不是顽固的,一般来说这类的鱼鳞病是有个消退期的,所以大家都不要害怕有心理负担消退期,旧疹不断消退,鳞屑就会变薄,破碎以至消失,有的皮损中央消退,呈环状或半环状,有的特大片分割成许多小片,多数皮损先从周边消退,逐渐缩小,之后成为淡白色色素减色斑或深褐色色素沉着斑。鱼鳞病皮损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绝大部分患者是在经过治疗后皮损才逐渐减轻或消退。
  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是有很多的,如果在平时熟知鱼鳞病的一些病症和特性,就会非常好辨别了。而且现在的诊断方法是有很多的,只要一经确诊,就可以通过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就会看到好的效果的。
  鱼鳞病如何诊断是不难的, 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发病症状,就能从根本上诊断这个病了。鱼鳞病初发时为针头至扁豆大的炎性扁平丘疹,逐渐增大为钱币或更大淡红色浸润斑,境界清楚,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则霹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
  鱼鳞病如何诊断呢?我们说过只要知道它的病症就能及时的进行诊断了。此病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的皮损形态都可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急性期皮损多呈点滴状,鲜红色,瘙痒较著。静止期皮损常为斑块状或地图状等。消退朔皮损常呈环状、半环状。少数皮疹上的鳞屑较厚,有时堆积如壳蛎状。
  鱼鳞病的诊断方法我们知道后,就来解决如果治疗的问题了。鱼鳞病是非常顽固的病,这点大家都清楚。鱼鳞病治疗需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区分。脂溢性皮延损害多呈边界不清的黄红色毛囊丘疹,上覆油腻性糠状鳞屑。玫瑰糠疹典型皮损为椭圆形黄红色斑疹,周围绕以玫瑰色堤状隆起,斑疹上附灰白色环形糠状鳞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可自愈。
  现在大家都知道鱼鳞病如何诊断了吧。我们在患病的时候都想着怎样治疗,都忽视了一些诊断的方法。其实初患病的患者都是没有诊断的经验的,所以建议这些患者比较好到正规的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这样就能很快的知道自己是否患上鱼鳞病了。
  局限性脓疱型鱼鳞病以掌跖脓疱型鱼鳞病为多见,在双手掌和足柘部位有对称性红斑,红斑上出现许多针头大至粟粒大小的小脓疱,脓疱的疱壁厚而不易破,大约1一2周后自行干涸,出现小片的皮屑,刮去皮屑后可发现小出血点。在皮屑下又可发现成群的新的小脓疱,反复绵延。皮损有瘙痒及灼痛感,有时件有低热、头痛及食欲不振。手指甲和脚趾甲常常肥厚变形,并形成不规则的脊状隆起,色泽混浊,严重者甲下可积脓。病程顽固,一般治果差。
  脓疱型鱼鳞病多诊断为急性发病特点,可在数日至数周内脓疱泛发全身,先有密集的针尖大小的潜在的小脓疱,很快融合成脓湖。全身各处均可发疹,但以褶皱部及四肢屈侧为多见。有时甲床可出现小脓疱,甲板肥厚混浊。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及全身不适,血常规化验可见白细胞数增多。脓疱干涸后,随即脱皮屑,皮屑脱落后又会紧接起新的小脓疱;病程会反反复复达数月或更久。
在线咨询